解决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问题,“不鼓励”的政策导向下,就需各方用“情”来促成情况向好。一是东部高校对中西部高校人才的“手下留情”。二是中西部高校对自身人才要用真情。
在日前举行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一句“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其实,类似的话以前也有人说过,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校长,但此番被教育部部长说出来,大家觉得情况有些严重,于是网络上的议论也就多了起来。有人觉得市场经济都这么多年了,人才市场也早就遵循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一句“手下留情”,就会管用吗?还有人觉得教育部要用行政手段限制中西部人才向东部流动,认为人才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发现和发挥其价值,限制人才流动有违公平,降低效率。还有人担心,中西部高校今后招到人才会更困难,因为人才怕一去了中西部就给“锁”在那里动不了了。
作为教育部长,陈宝生出于对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忧虑,用一句拜托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网上因此而生的议论,站在人才个体角度上进行利益表达,也不是没有道理。笔者以为,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出现的困境,应该用一个“情”字来突破。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政策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今年1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用的是“不鼓励”一词。这次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十三五”期间“支持东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用的仍是“不鼓励”一词。“不鼓励”蕴含了不用行政手段的苦心,是值得肯定的。
解决西部高校人才流失问题,“不鼓励”的政策导向下,就需各方用“情”来促成情况向好。
一是东部高校对中西部高校人才的“手下留情”。其实,自2001年教育部启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该计划已由起步的1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支援13所西部高校,发展到现在的100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75所中西部高校接受支援。随着“十三五”期间这一政策的加大力度执行,东西部高校将成为发展共同体,东部高校要对中西部高校“输血”而不是“抽血”。
二是中西部高校对自身人才要用真情。对于很多优秀人才来说,薪酬未必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中西部各地各高校要努力提供干事的平台,做事的环境,用情呵护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如此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凡事合情合理才能达到高境界。从“理”上讲,很少有人不明白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对于中西部地区能否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意义,如果大家再多用一些“情”,包括东部、中西部、各级政府还有人才本身都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一些“情”,那么,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振兴就会有希望。
北京2月14日电(孙竞)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教育司巡视员王继平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要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h飞、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分别获得20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应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推迟
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郝孟佳)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工作领导小组名称调整为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任组长,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解决教育行
北京1月25日电(记者申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新录用为公务员的和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
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郝孟佳)据南开大学官网消息,近日,南开大学举办了外籍师生迎新春联谊活动,100余名外籍师生相聚在喜气祥和的爱大会馆,喜迎农历新年。 活动中,留学生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北京1月23日电(孙竞)北京市丰台区师范附属小学庆祝合和管乐团成立五周年暨新春音乐会昨天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精彩上演。小乐手们在指挥老师带领下,娴熟地演奏了《游乐场的一天》、《高山青》、《勇敢飞行》、《玫
北京1月23日电(记者申宁)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95万人,差不多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还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