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科技要闻

我国4500米深潜用固体浮力材料实现批量生产

日期:2017-03-11 16:18:20  点击:0 
分享:

深潜用固体浮力材料进行海上试验

北京2月9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中科院理化所完成了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用固体浮力材料生产线的筹建及调试,生产出批产稳定的产品,近期已将产品交付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产深潜用固体浮力材料的国家之一。

据悉,2016年,研究团队在极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和条件改造,突破了生产过程中残存应力释放等关键技术,生产出批产稳定的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潜用固体浮力材料实现批量生产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固体浮力材料禁运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关键核心材料自主保障能力,为万米载人潜水器用浮力材料的国产化研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可能。

深海装备用固体浮力材料是海洋勘察及深海工程中极为关键的核心材料,主要由空心玻璃微球与树脂基材热固化成型制得,具有综合性能要求苛刻、制备难度大的特点。目前我国大深度固体浮力材料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采购不到高端产品,在很长的时间内对相关科研造成极大阻碍。因此该材料自主研制成功并实现批量生产,对打破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高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科院理化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直从事微米级球形粉体材料的研究。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十五”期间,国内率先开展原创性“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掌握了原位气化成形的核心技术。将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用于固体浮力材料研究,利用致密堆积技术解决了微球在聚合物基材中的密堆积无缺陷的技术难题,研制出密度低、性能优的样品。“十二五”期间,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化学制备技术,突破传统固相法制备工艺的技术壁垒,解决了产品批次稳定性的技术问题,为固体浮力材料的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13年,自主研制的固体浮力材料模块在南海成功进行了长达155天的海试试验,样品吸水率小于1%,性能达到国际水平,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4500米浮力材料的重要核心关键技术。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