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 > 学界动态

国家科学技术奖呈现六大特点:数量减少 更接地气

日期:2017-03-11 16:17:29  点击:0 
分享:

北京1月9日电(孙竞)今天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新鲜出炉,相比于以往几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的总数再次减少。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五年来,自然、发明、进步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五年的平均数为307项,与上一个五年平均数355项相比,减少了48项。特别是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总数都已控制在300项以下,分别是295项和279项。今年的奖励成果虽然数量减少,但是亮点很多,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呈现六大特点。

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我国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重要基础

从今年获奖成果,特别是高等级奖项的总体水平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正在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范例。

基础研究迈入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继2013年铁基高温超导和2015年多光子纠缠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之后,今年又有一项物理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问鼎该奖项。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是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也是中国本土首次测得的粒子物理学基本参数,在国际高能物理界产生重要影响。

女科学家成绩突出大放异彩

每年领奖台上都不乏女科学家的身影,今年更是领军人物荟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科学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15个项目由女性领导,包括首项由女科学家挂帅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有多个获奖项目团队,女性成员占到一半,她们的研究成果,既有色彩斑斓的新型活性染料,也有我国首艘海洋无人测量艇,称得上巾帼不让须眉。

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高大上”,也需要“接地气”。青海推荐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项目,对促进青藏高原地区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荐的“风电机组关键控制技术”项目,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推动风电跃居国内第三大电源;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结合当地棉花种植以及土壤的特殊情况,研发出一整套关键技术装备,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都是全部依靠当地的产学研力量联合完成,完扎根西部,脚踏实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了人生价值。

团队协作进发出持久的创新活力

今年获奖的3个创新团队都是围绕国家亟需、群众急盼的民生领域,在能源清洁、小麦育种、消化系肿瘤等方面,经过20年左右的持续稳定发展,培育了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文化。如“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经过27年的发展,以“求是、团结、创新”为宗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及生物质低碳能源、能源转化过程污染物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迸发出强劲持久的创新活力。

国际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性风险与挑战

今年获奖的外国科学家和国际组织,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关注的领域,与中国科学家开展了长期密切合作,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表彰和肯定以他们为代表的外国科学家的贡献,有助于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对于促进科技外交工作、建设“一带一路”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内容

  •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近期将有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北京2月15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

  •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2月13日电(赵竹青 郭心冰 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按流程完成了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7年2月5日从天津港启程,经过约一周的海陆运输,于13日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

  •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SKA反射面天线详细设计方案通过国际评审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天线国际工作包联盟近期在华召开了反射面天线结构详细设计评审会(DDR)。中国电科54所牵头国际同行共同编制形成的天线详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成功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近期实现了煤制

  •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我国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贺迎春)科技部网站消息,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王恩哥课题组围绕“原子尺度上水的核量子效应”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分别发展了亚分子级分辨成像技术、单分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