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央企 > 央企广角

中铁大桥局年轻人:造让世界惊艳的大桥

日期:2017-03-13 11:47:58  点击:0 
分享:

  2016年5月28日,中铁大桥局青年桥梁工程师陈海波在建设了3年的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上留念,这是非洲最大的斜拉桥。

  头戴白色安全帽、身穿银灰色制服,和工友们在6.5公里宽的孟加拉帕德玛河面上作业,刘斌感觉自己“很渺小”。

  而当坐下来,打开电脑,新闻页面弹出“孟加拉人民的梦想之桥”“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等词语时,他又发觉自己的工作“挺伟大”。

  刘斌的新年愿望是,2017年帕德玛大桥施工全面铺开。这位80后湖北松滋青年如今担任帕德玛大桥项目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在中铁大桥局,和刘斌一样,一批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参与和见证中国建桥技术走向海外,建起一座座令世界惊艳的宏伟大桥,亮出一张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在坦桑尼亚,基甘博尼跨海大桥被誉为“东非第一大桥”,创两项世界第一;在赞比亚,芒古至卡拉博公路通车,横卧在赞比西河上;在摩洛哥,非洲大陆首座斜拉桥――以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命名的大桥建起。

  谈起正在施工的帕德玛大桥,刘斌形容其“极具魔力”。大桥横跨帕德玛河,通车后,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将被连通,两岸千百年来靠摆渡过河的场景将成为历史。

  3年项目跟踪、1年投标,刘斌至今还记得,中铁大桥局与韩国现代公司等国际知名桥梁建筑商竞标时,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商务谈判一举拿下造价100亿元人民币的帕德玛大桥订单。这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与韩国三星等世界一流建桥企业同台竞技,拼抢到的最大一单建桥项目。

  面对这一世界级建桥难题,中国工程师在设计时采用了预制桥面板900米一联整幅全预制、再全胶拼等创新技术,“全世界都没搞过,非常具有挑战性。”帕德玛大桥项目部经理刘建华感慨道。

  分析大桥所在地质、进行理论计算,工程师们拿出了主桥水中墩的钢管桩施工方案。刘斌兴奋地称其为“技术之最”:主桥40个水中墩,每个墩子的6根钢管桩如定海神针般深扎帕德玛河地层,支撑起这个“庞然大物”。

  如今,桩内取土、桩底压浆、桩内填砂等创造性工艺已申报国家专利。据估算,进行钢桩处理和再加工措施后,工程成本节约空间极大。

  啃下硬骨头,破解技术困局,中国青年建桥国家队的创新成果得到国际业界认可。孟加拉卡拉夫里三桥获首个海外桥梁工程鲁班奖;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通车竣工时,国王亲自剪彩并为其命名。

  一座桥改变的是一方水土人们的生活。桥建好了,当地盛产的水果不再因运不出去而烂在家里;来往的货车不用再等8个小时排队过河,10多分钟便可直达对岸。

  工程师李旭东想起了建桥时大伙儿吃了不少苦。2011年12月,在赞比亚项目中一批急需的碎石设备按计划入境,运送集装箱的卡车在距边境70公里处侧翻,司机跑路。大桥局海外分公司赞比亚项目商务部长汪一听就急了,坐上车从工地赶到1000多公里事发地。看着翻倒在路边的集装箱,汪松了一口气,“设备还在”。

  为寻找机车将设备运回工地,周围几十公里的市镇跑过了,汪甚至跑到邻国坦桑尼亚。担心设备丢失,晚上和司机趴在车上睡。回到工地后,身体不适的他得了疟疾,自嘲“也受虐了”。

  激励汪坚持在海外工作的是手机里的一张照片,记录着赞比亚总统在项目通车时亲手写下:这个项目是工程上的奇迹,我们真的为中国桥梁工程师感到自豪。

  得到国外认可的背后是中国技术、文化的碰撞和磨合。汪记得2014年5月赞比亚项目施工时,监理不认可中国规范,要求项目部必须去南非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干缩实验。样品邮寄到南非实验室后多次未通过实验,而此时项目部已经完成了450万美元空心板梁的施工。

  汪立即赶往南非,每天一早就去实验室向实验员解说相关技术参数,并详细论证中国规范和南非规范的区别。通过比对实验结果,监理果断接受中国规范,批准了450万美元的计价款。

  一座座桥梁搭建起海外两岸居民互通之路,而中国桥梁工程师却不得不与家人相隔万里。90后陈海波在海外项目工作了3年,回国探亲时在机场给父母打了电话,听着亲人熟悉的声音,这位重庆小伙子百感交集,而汪与3岁的儿子仅见过6面。

  从2000年起,中铁大桥局工程师的足迹到达了南非、坦桑尼亚、摩洛哥等30多个国家,自主研制了一系列大型海上建桥装备,建造了10多座极具影响力的海外桥梁。

  “做好人才储备是中国桥梁走向海外的关键。”中铁大桥局人力资源部部长朱志虎介绍,目前在海外工作的200余人中,90%为35岁以下青年。在海外项目的骨干框架中,“少帅”占据大多数。

  “走向海外意味着更大的竞争与挑战,项目是培养建桥青年的摇篮。”中铁大桥局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黄少鹏说,从2000年开始建造的帕克西桥项目培养起第一批海外建桥中坚力量。如今,“造价15.5亿美元的世界级工程――帕德玛大桥项目是人才成长的第二摇篮”。

  黄少鹏期望,借“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加快海外布局,发挥青年力量,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建桥国家队”。

相关内容

  • 邮储银行升级“党建+”模式 邮储银行升级“党建+”模式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网点解决一线经营难题。   资料图片   北京东城区党员活动室里热闹非凡,来自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各一级支行及机关党支部的40余名党务人员来到这里“

  • 保利“五大创新”做优国有资本 保利“五大创新”做优国有资本

      保利财富中心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已于2016年正式启用。   资料图片   保利集团以“转型发展”为核心,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保持了持续稳健发展态势

  • 中国建筑完成国内最大体量窑址群迁移 中国建筑完成国内最大体量窑址群迁移

      近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建一局承建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及御窑厂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与御窑厂周边道路街面改造工程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工程顺利完成大体量窑址群迁移工作。   该项目位于江西

  • 南网编制世界首个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通过IEEE理事会审批 南网编制世界首个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通过IEEE理事会审批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编制的“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IEEE1899)”通过了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理事会审批,预计将于下半年颁布,将成为国际上首项关于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

  • 中国建筑所属多家企业再次获港“商界展关怀”标志 中国建筑所属多家企业再次获港“商界展关怀”标志

      3月1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海集团及旗下子公司――中国海外发展、中国建筑国际、中海物业集团及远东环球同时荣获由社会服务联会颁发的“商界展关怀”标志,以表扬及嘉许整个中国海外集团多年来积极实践

  • 中国航天科工成功发射“天鲲一号”卫星 中国航天科工成功发射“天鲲一号”卫星

      2017年3月3日7时53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利用开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新技术试验卫星“天鲲一号”,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航天科工已具备独立自主研制各类典型空间飞行器及

  • 王国庆:国企混改不搞“拉郎配” 王国庆:国企混改不搞“拉郎配”

      “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结合,就像年轻人谈情说爱、谈婚论嫁,进展快慢不是绝对的评判标准,必须两情相悦、你情我愿、互利双赢,最终才能幸福美满。”谈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在3月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

  •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规划发展工作会议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规划发展工作会议

      2017年2月21日至2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规划发展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国有企业党建